8月29日,阿拉善重大事故調查報告對外公布,報告針對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議:“加快智能化建設,鼓勵支持礦山企業加快推進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特別是推動露天煤礦積極應用無人駕駛、邊坡雷達監測等先進技術,實現管控一體化、開采智能化、裝備重型化、隊伍專業化。“無人駕駛的在礦區的應用,又一次成為熱點話題。
“2020年的時候,我和中國礦業大學的老師們交流時,他們提起過很多國內外的礦區事故。”作為路凱智行的創始人,謝意在長期調研后發現礦山不但是無人駕駛落地的最佳場景之一,對提升礦山生產運營的安全性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2020年,也被他認為是礦山無人駕駛的最佳入局時間。
同樣是在2020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8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化運輸。
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精細勘探與智能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徐州數字空間礦山研究院院長、路凱智行首席顧問周偉教授曾作為第一批專家受邀參與阿拉善重大事故的原因調查。從阿拉善回來以后,周偉教授在路凱智行內部專門進行過一次報告。他說:“災害提前預警+礦山無人化,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礦山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人身傷害。”
不難發現,不論是政策面還是學術界,都已經對礦山無人駕駛給予了高度肯定。在市場層面,礦山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已經被看好。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當前礦山智能化市場滲透率低,信息基礎設施及關鍵生產環節的智能化市場潛能大,大型煤礦正處于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的階段,中小煤礦持續從自動化向數字化演進,網絡、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層和采掘、運輸等生產環節的智能化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據億歐智庫預測,到2025年,智慧礦山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市場潛力巨大。
面對這樣一個新興的萬億級藍海,謝意已經清晰感受到市場處在爆發前夜,“從招投標就可以看出來,現在越來越多的礦山提出了更高比例的無人駕駛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玩家在資本的支持下開始涌入這個新興的萬億級市場。
但是和一般意義上的無人駕駛不同,礦山無人駕駛因為場景的特殊性,不但需要企業了解無人駕駛,更需要對礦山運營有深刻認知,否則巨額投入可能會讓企業難以維持經營。
“礦山無人駕駛不是簡單的從A點到B點,它必須參與到整個礦山的生產運行體系中。”在謝意看來,礦山無人駕駛企業不僅需要懂無人駕駛和車輛,還需要懂礦山的運營,“如果企業不參與到礦山的運營中,沒有自己的運營體系,礦山無人駕駛可能很難做到商業落地。”
有鑒于此,路凱智行分別圍繞無人駕駛、車輛線控化改造和智慧礦山三個領域開展研發,并以此打造了標準化無人礦山運營服務體系。謝意表示:“如果想幫助礦山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同時降低運營成本,就必須深挖礦山無人駕駛的運營體系。”
為此,謝意為路凱智行打造了一個和其他進入這個行業的無人駕駛企業完全不一樣的商業模式——TaaS-SaaS-ApaaS模式,分別對應著無人駕駛在礦山真正商業落地的各個階段。謝意告訴億歐:“TAAS是‘前期’必由之路,在合作礦區實現有限規模的商業化運營,驗證無人駕駛的經濟效益,但不重資產,實現技術迭代,打造標桿,構建標準運營體系,人才培養等目標;‘后期’的SAAS模式,通過合作運營和其他智能礦山解決方案,保持科技公司屬性。路凱智行作為是技術提供商、無人礦山的粘合劑,在不改變礦山運營原油生態的基礎上,幫助礦方和運營方實現無人運營,實現輕資產快速擴張;‘遠期’的ApaaS模式不限于運輸場景,也不限于運輸車輛,面向其他礦山工作場景和礦山機械的泛智慧礦山市場,幫助礦山實現整體的智能化。幫助運輸環節之外的工程機械輔助設備,實現整體智能化的升級,從而達到少人則安,降本增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