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在歷經疫情、暴雨等諸多磨難之后,武漢終于迎來城市級重磅好消息。為促進漢陽綠色新能源產業項目落地,加快推進城市形象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7月11日,由武漢市漢陽區商務局主辦,中國金茂武漢公司承辦的“武漢方島智慧科學城首批綠色產業合作大會”在武漢世茂希爾頓酒店圓滿舉行。
會上,中國金茂綠建公司、中國金茂武漢公司、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金茂綠建將建設武漢市首個以污水源熱泵為主要技術形式的區域能源中心,打造城市運營級別的綠色低碳社區,著力發展循環經濟。漢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偉誠、漢陽區政府黨組成員(武漢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斌、中國金茂華中區域總經理范建軍、金茂武漢公司總經理李克良、金茂綠建總經理楊冰等6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此次大會。
▲中國金茂綠建公司、中國金茂武漢公司、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金茂綠建 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金茂綠建公司是中國金茂旗下的科技創新型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以來,始終以“成為行業領先的智慧能源與建筑科技綜合服務商”為愿景,秉承“堅持科技驅動,堅持科技升級,深耕兩大產業”的121戰略執行體系,順應國家提出的“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的發展理念,承接中國金茂城市運營商的戰略定位,打造創新服務型生態平臺,高度聚焦于智慧能源與建筑科技兩大核心業務板塊,重視兩大核心業務的節能減排與健康環保屬性。智慧能源業務板塊,相關業務涵蓋區域能源這一核心業務與電廠調峰、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換電、樓宇儲電等多項創新業務。各項智慧能源業務在外部滿足政府、合作方、用戶和投資方的各方需求,實現多方共贏;在內部,各項業務緊密協同發展,并對中國金茂城市運營商戰略的落體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現階段,公司已投資、建設、運營各級能源站項目48個,總投資額90億元,全部采用污水源熱泵、燃氣三聯供等清潔的或可再生的能源形式,為3200萬平米以上的用戶提供高效清潔的冷、熱能源供應,預計每年碳減排量超過30萬噸,相當于植樹1678萬棵,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建筑科技業務版塊,金茂綠建為超過1000萬平米的住宅用戶提供了健康的居住環境。僅以室內空氣為例,金茂綠建的科技系統每年能夠向用戶輸送超過300億立方米、PM2.5值小于35的清新空氣,每年為室內空氣去除PM2.5顆粒污染物超過2噸。金茂綠建高度重視各項業務的科技屬性,積極開展創新研發,為業務發展賦能。公司下設院士工作站、智慧能源研究院、建筑科技創新中心、研發實驗基地等多個創新研發機構,科研團隊規模連續3年增長率超100%。至今,公司已累計申請專利283項,并已成功獲取國家高新科技企業資質。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科技屬性推動著公司健康發展,在近期爆發的新冠疫情之下,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公司智慧能源業務憑借其與民生工程高度相關的特點,在疫情期間運轉平穩,并為保障廣大居民的冬季采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落地武漢方島 低碳能源領跑智慧健康新生活
為提升新城品位、改善生活品質、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金茂綠建將建設武漢市首個以污水源熱泵為主要技術形式的區域能源中心,為武漢方島智慧科學城約130萬平米住宅、辦公和商業等提供24小時清潔、綠色、舒適的集中供冷供熱服務。
該項目計劃2021年開始建設,2022年具備供能條件,是武漢市第一個污水源熱泵新能源項目。本項目取消了燃氣鍋爐,達產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367噸,減排CO₂15678噸,減排SO₂105噸,減排NOx99噸,節約天然氣用量335萬標準立方米。
▲武漢方島智慧科學城效果圖
本項目采用污水源熱泵技術,冬季從污水中“提取”熱量,為建筑供熱;夏季,再將建筑中的熱量“提取”出來釋放到污水中,僅消耗少量電能便可實現建筑物的“冬暖夏涼”。目前金茂綠建已在多個項目上成熟運用本技術,如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區域能源站項目、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區域能源站項目、青島中歐國際生態城能源站項目等。
本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得到了市水務局和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武漢控股公司作為武漢市最大的污水廠和污水管道管理單位,對項目使用污水資源進行了充分的技術論證工作,為推動武漢市的生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伴隨金茂綠建與武漢控股公司的合作不斷深入,武漢市將逐步加強對城市污水中蘊藏熱能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將城市污水資源化,變廢為寶,從而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武漢方島智慧科學城未來將打造成為一個踐行新發展理念、觸發新經濟動能、宜居宜業的城市專業化公共服務承載區;武漢方島智慧科學城集中能源站的成功落地是對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的積極響應,對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居住品質、踐行節能減排、促進招商引資具有積極作用。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