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民營油站,油品質量那些事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1-04-22

    一個顯著變化是,國際領先水平的民營煉廠越來越多。2018年12月,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中的大煉廠項目在遼寧省大連長興島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個開車的全資民營大煉廠,也是我國第5家躋身2000萬噸級的世界級大煉廠。

    官方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562億元,部分單套裝置規模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恒力石化與沙特阿美、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或原油長期供應協議,還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達成原油采購、成品油及石化品銷售等戰略合作。

    同時期,浙江石化大型煉化聯合體2017年7月10日開工建設。盛虹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大煉化項目也于2018年年底開建。

    這些民營項目的特點是,煉化一體化程度高、精深加工能力強、產品鏈與工藝流程組合合理、技術先進。加氫能力占煉油能力之比代表著精深加工能力,據披露的數據表明,這些煉廠實際占比均高于100%,達到美國煉廠的平均水平。

    另一個顯著變化是,以山東為首的老牌地煉在抱團升級。數據顯示,山東地煉約占全國地煉總能力的70%。山東地區是僅次于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日本東京灣地區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早在2017年,由東明石化牽頭,山東16家地煉聯合成立山東煉化集團。外界解讀,這是山東地煉抱團取暖,提高競爭力和話語權的表現,但也有助于加速資源整合,提升整體質量水平。

    據了解,山東煉化集團做到了統一規劃、統一原料采購、統一貸款和結算、統一運輸、統一銷售等五個統一。其中多個“統一”都有助于油品質量把控。

    隨著民營大煉化新勢力崛起和地煉抱團發展,規模偏小、產業鏈短、工藝技術水平落后的地煉小廠進一步加速淘汰,地煉企業整體的競爭力大幅提高。有業內人士判斷,未來,地煉企業將與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為主的央國企以及外資一起,形成“三分天下”的競爭局面。

    圖片2.jpg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