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首頁 > 新聞爆料 > 正文

    在美食之都品嘗ESG“大餐”

    文章來源:國家能源網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7-28 12:08:01

     2.jpg

    開幕現場一覽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趙樂晨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氣候變化及其所帶來的長期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事件,已經成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美麗中國進程當中面臨的重要風險。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是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媒體監督也是其中重要的推動力。

    本屆獎學金班由天齊鋰業支持。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夏浚誠先生在致辭中表示,面對二氧化碳凈零目標,任何公司都無法單獨實現,還需凝聚各界共識。天齊鋰業邀請價值鏈成員在2050年前實現企業運營的凈零排放,并努力減少價值鏈上的其他排放,這些內容都體現在天齊鋰業發布的《凈零排放目標下可持續鋰業白皮書》中。

     3.jpg

    學員聽課中

    全方位解讀ESG

    授課的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帶來深入淺出的課程。

    作為舶來品,ESG是如何火起來的?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政策所所長董戰峰詳細介紹了ESG概念的內涵和作用。他表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在ESG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應進一步完善ESG評價體系頂層設計,推動量化可比的ESG信息披露體系以及框架指引性文件出臺。目前國內ESG評價體系中的E(環境)相對還有明顯短板,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底座建立起之后,有助于深入推進ESG評級工作。

     4.jpg

    學員發言中

    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大、人均低、煤為主,低碳、清潔能源比重還很低,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以上,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超過40%。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表示,實現碳中和應該牽住能源的牛鼻子。他認為,環境質量問題有80%是能源造成的,碳中和就是要拿掉作為燃料使用的煤炭石油,構筑一個非化石的能源系統,這不僅可以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區域環境污染物排放源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企業綠色轉型和ESG,光靠企業自愿很難走遠。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在授課時提到,既要法規監管,推動企業披露環境信息,也要依靠消費者,當消費者只選擇綠色產品,污染廠商將無生存之地。“經濟下行時,企業應更注重ESG,這將對行業進行一輪洗牌,對環境保護跟社會發展有利的企業,將占據更好的市場競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