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華山論劍:光伏行業協會推動破解供應鏈之困,上下游企業支招指向天合光能210解法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4-21

    2022年,天合光能在行業首發210R組件產品,開啟光伏矩形創新之路。隨著單晶硅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矩形硅片電池組件逐漸實現產業化,成為中版型光伏組件高效發展的新趨勢。

    大尺寸對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從降本的角度來看,由于大尺寸帶來的生產成本更低,整體硅耗更低。天合光能兩年前單瓦組件消耗硅料2.8g左右,現在已經降至2.4g甚至更低。

    據此,210硅片成本按照當前的硅料價格大概低了6%-7%,210R的硅片成本大概降低3%-4%。從中環3月初的報價可以看出,210比182的單瓦成本低4分錢。

    從系統成本來看,天合光能670W大尺寸組件可帶來度電成本降低4.1%左右,BOS成本降低6%左右,使電站成本整體下降1%~2%。

    基于210電池N型TOPCon技術的600W+,最高可以做到695W,天合光能內部稱之為“度電成本之星”。這款產品秉承低電壓設計,組件電壓比傳統的組件每片低3.6V,每一串在1500V的系統里可以多接3-4片,集腋成裘從而帶來更大的優勢。因此,其組件產品比傳統市場主流產品高100-125W。

    據天合應用于荷蘭的雙排跟蹤系統進行測算,可以看到,低電壓組件比主流組件的每個組串多接4塊,從而提升了30%的組件功率,因此整個跟蹤部分大概節省1美分。電器、電纜、連接器各方面的節省能夠達到2.9美分左右。整個系統在BOS成本部分,以及在荷蘭跟蹤系統的場景里,對比組件降低1.5%左右。

    增效則有賴于另外幾個明顯的技術迭代。首先,光伏電池技術從P型的PERC技術向N型的電池技術迭代。唐正愷認為,去年N型電池技術在所有光伏系統應用中占比接近5%,今年占比預測會增長到接近20%。

    在此基礎上,組件的技術迭代也日趨顯著。2022年以182、210這兩種主流的大硅片技術為主,大尺寸已經占到光伏組件技術的90%以上。毫無疑問,大硅片時代來臨。大硅片疊加N型技術會使組件的功率以及轉換效率上升一個臺階。

    矩形技術基礎上的210R組件的誕生源于深厚的用戶價值,而統一的組件尺寸不僅提升上下游企業的生產效率,行成規模化效應,降低供應成本,還將促進光伏行業生態建設,延長既有產能生命周期,使行業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降本最直觀的體現是在運輸上。集裝箱物流運輸中,40HC(高柜)集裝箱最為常用。極致化的組件設計成就了更優的包裝運輸方案。一托210R組件(含托盤)包裝的長、寬、高分別是2,396mm,1,125mm,1,259mm。而40HC集裝箱長、寬、高分別為12,000mm,2,350mm,2,580mm。一組40HC集裝箱可以容納20托210R組件,最大化利用集裝箱空間的同時,長寬高約留有20mm的余量,無憂裝卸。210R-580W組件與傳統組件包裝相比,提升裝載量可達5.4%。

    終端應用上,2384*1134mm(含2384*1096mm)尺寸的組件廣泛應用于全球各種場景,與主流跟蹤支架全面匹配,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光伏行業這一尺寸的組件累計出貨量已達到30GW,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出貨量將達到50GW,力證2384*1134mm產品從上游供應端到下游應用端都已實現了生態協同。

    另一個降本環節出現在支架。我國跟蹤支架占比獲得提升,2022年之前其市占率不到5%,2023年這一比例有望增長到近10%。

    跟蹤支架的應用有兩個好處:有利于增加發電量,從而使每度電成本繼下降;此外,隨著光伏裝機量的提升,電網對光伏電站提出了更多要求。光伏發電如何更好接入電網消納?通過跟蹤支架的應用,可以使光伏系統發電曲線更平緩。更加平緩的發電曲線跟電力消納負荷的曲線更加匹配,對電力消納更友好。

    而儲能技術提升又進一步保證了光伏發電對于電網的友好性,助力電站化被動為主動。唐正愷認為,儲能集成技術正在從風冷向液冷集成進行轉變。對于天合光能來說,儲能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天合光能針對電氣安全、運維安全和系統安全做了多層防護,針對電芯溫度失衡、失控,出現報警,或者起火等,天合都有嚴謹的防護措施以保證把隱患消滅在最低狀態。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