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挖電力大數據應用價值,持續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易地幫扶搬遷工程是我國實施精準脫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脫貧發展問題的根本之策。作為實施易地幫扶搬遷規模最大、搬遷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陜西省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易地幫扶搬遷安置84萬人,共建成2116個集中安置區,易地幫扶搬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搬得出問題基本解決,為進一步鞏固提升易地幫扶搬遷成效,輔助政府科學開展易地幫扶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國網陜西營銷服務中心充分挖掘電力大數據要素價值,持續深化鄉村振興電力評價體系,以電力視角開展易地幫扶搬遷成效研究評價工作,旨在評估易地幫扶搬遷成效,監測安置區及社區工廠現狀,為后續扶持政策的出臺與調整提供參考。
發揮央企“大國重器”作用,高質量穩固易地幫扶搬遷成效
國網陜西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始終將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央企大國重器“頂梁柱”的作用。“十三五”期間,國網陜西電力為全省易地幫扶搬遷安置區居民提供了堅強的供電服務保障。
為進一步響應政府鞏固提升易地幫扶搬遷成效的號召,落實國家電網和國網陜西電力助力鄉村振興要求,在國網陜西電力的指導下,國網陜西營銷服務中心將電力數據與經濟數據相結合,深度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從安置區和社區工廠出發,構建易地幫扶搬遷成效評價模型,形成《陜西省易地幫扶搬遷成效評價研究報告》,實現多維度、全方位評估陜西各地易地幫扶搬遷成效,有助于政府精準施策,提升安置區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日前,這項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充分肯定,獲得重要批示:“電力看易地幫扶搬遷成效評價研究報告,基本反映出了我市近年來安置區居民生活狀況和社區工廠運營現狀。”
電力大數據賦能精準施策,保障易地搬遷居民安居樂業
易地幫扶搬遷是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鞏固提升易地幫扶搬遷成效也要精準實施。國網陜西營銷服務中心在政府的指導下,選取省內50個安置區、60個社區工廠作為研究樣本,運用熵權-TOPSIS模型測度陜西省安置區居民搬遷現狀和社區工廠運營情況。其中安置區搬遷成效評價指標體系從居民生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六個維度,對陜西安置區進行監測分析和評價,包含二級指標18個,三級指標23個;社區工廠運營評價指標體系,圍繞市場環境、產業發展、經濟效益、就業帶動四個維度對社區工廠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和評價,包含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13個。
通過研究構建基于電力大數據的易地幫扶搬遷成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模型、大數據應用產品及評價結果,有助于政府掌握陜西易地幫扶搬遷成效,且可廣泛推廣應用于其他安置區及社區工廠評價,形成省、市、縣多層面安置區、社區工廠監測數據庫,為政府發現搬遷遺留問題提供數據支持,有利于政府在此基礎上有的放矢制定后續扶持策略,因地制宜出臺并調整扶持政策,保障易地搬遷群眾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
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深化
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電力大數據持續助力三秦大地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深化。
下一步,國網陜西營銷服務中心將按照政府政策及規劃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應用推廣全省安置區及社區工廠評價,確保能夠動態、準確、全面地測度各地易地幫扶搬遷成效,為易地幫扶搬遷后續扶持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形成標準化、結構化、完備化的地區經濟數據庫,與電力數據相互補充,為后續輔助政府決策提供更加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撐。(作者:石寧、段勇、任偉、崔超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