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充的自我定位不只是一家新能源企業,更是希望可以成為行業引領者之一。”
——領充新能源董事長 袁慶民
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普及,充電設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6月23日,領充新能源在西安召開了以“數智賦能・融創生態”為主題的2025“領芯科技”品牌盛典,重磅發布發布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從全球首發油浸液冷技術,到全國產化全棧自研體系,再到“數智車生活”生態構建,領充的超前布局不僅直擊行業痛點,更有望重塑未來能源格局,其深遠影響正在產業鏈上下游持續發酵。
全球首發油浸液冷技術,推動充電基礎設施進入"零維護"時代
領充新能源在盛典上聯合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全球首發的油浸液冷技術,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是油浸技術首度應用于充電領域,被視為行業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這項技術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呢?我們可以拿平時刷手機舉例,手機刷久了就會發燙,因為要散熱。而背后支撐幾億人同時刷手機的遠端算力中心,散熱更是大難題。這些算力中心為了降溫,有的建在千島湖水下,有的藏在貴州山區的山洞里,靠類似“泡涼水”的方式降溫。
充電設備同理,充電的越來越多,功率越來越大,充電樁工作起來也會“發高燒”。而傳統充電樁散熱,要么靠吹冷風,要么靠貼冷板,設備難免出現環境適應性差、壽命短、維護頻繁等問題。
現在,領充聯合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搞出了新辦法,把充電模塊整個泡在特制油里,也就是這次發布的油浸液冷技術。其專門研發的礦物冷卻液,安全到和化妝品成分、食品油脂類似。充電模塊在穩定的環境里工作,外界的粉塵、易燃易爆氣體進不去,高原、極寒環境也能應對,實現天生安全、免維無憂、超凡恒穩等優勢。
領充的擎天720kW油浸式充電機就用了這技術,噪音小、適應溫差大,充電又快又穩。另外還有儲充一體機(智能存電、賺差價)和兆瓦級能量艙(共享電力、提收益),讓充電更方便、運營更劃算。
領充研發的新技術,填補了行業在大功率、高安全、低維護充電設備領域的技術空白,有望推動充電基礎設施進入"零維護"時代。
打造全棧自研全國產化體系,化解行業“卡脖子”困境
最近幾年,大家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國外動不動就對我國高科技產業"斷供"、"禁售",制約相關產業發展。充電設備行業也不例外,很多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隨時可能被"卡脖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領充新能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2025年初,他們立下"中國芯"軍令狀,要在充電設備領域實現全面國產化。半年過去,成果令人振奮,領充設備國產化率已經突破90%!
這意味著什么?簡單來說,充電樁的"心臟"(PCS儲能變流器)領充自己能造了,"大腦"(EMS能量管理系統)也是自主研發,連最精密的測試設備都實現國產,還被7家主流檢測機構與20余家車企采用。
在這個過程中,領充累計申請專利400余項,軟件著作權53件,2025年4月,領充還成為首批通過南網電力鴻蒙認證的企業,設備能和國家電網的系統順暢 “對話”,數據實時互通、協同工作,這意味著咱們的充電設備,從里到外都是 “中國造”,不用再擔心被別人掐脖子。
這事兒不光對領充重要,對整個行業來說,同樣相當于樹了個榜樣,那就是靠自己研發、用國產零件,照樣能搞出世界領先的技術。
“兩條腿走路”構建產業協同網絡,開創能源服務新范式
新能源產業涉及能源、汽車、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如果大家各干各的,勢必會導致發展不暢。因此,領充提出“產業鏈縱向融合”與“跨行業橫向融合”雙輪驅動的生態發展模式。
在產業鏈縱向融合上,領充與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頭攜手,布局加油充電一體化站點,讓能源補給更加便捷高效。同時,與小鵬、長安、上汽通用五菱等50余家車企深度合作,實現從車輛研發階段就開始的車樁適配優化,為車主打造更優質的充電體驗。
跨行業橫向融合方面,領充聯合聯合支付寶、平安、小桔、高德、中汽研等跨行業頭部機構,在提供充電基礎服務之外,致力于為車主提供各種福利,涵蓋用車權益服務、生活權益服務等豐富內容。
更有意思的是,領充還讓新能源車變成“移動充電寶”,推出家用和場站V2G設備,車充飽電后,在用電高峰時能給電網反送電,既幫電網穩負荷,車主還能賺點電費,一舉兩得。
在家充樁領域,領充也實現了從“硬件銷售”到“用戶服務”的升級,為用戶提供私樁分享、有序充電、生活權益推送等多元化服務,單樁生態投入超1000元,賦予家充樁更多智能化、人性化功能。
領充的生態模式就等于把各行業之間的“墻”拆了,讓資源能夠高效利用。對用戶來說,充電更方便,用車更省心。對行業來說,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都能分到甜頭。
領充2025品牌盛典,不僅是一次新產品、新技術、新生態的成果展示,更是一份中國新能源企業突破技術封鎖、重塑全球能源競爭規則的宣言。在能源轉型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領充正以中國方案與全球視野,為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條清晰路徑。下一個十年,這場由領充開啟的變革又該如何演進,值得期待。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