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次活動中,中集太平洋海工堿性電解槽生產基地分別與多家業內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各方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綠氫技術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氫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的目標,將“綠氫”作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200萬噸/年。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指出,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錨定12億千瓦以上,按照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5%-10%的比例配置,裝機規模至少將達到60GW。《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度藍皮書(2022)》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的出貨量約776MW,電解槽總出貨量在800MW左右,在2021年基礎上實現翻番。目前國內用于制氫的電解槽以試點示范項目居多,尚未有大規模的商業化項目落地,市場空間廣闊且增速可觀。
中集氫能總經理楊葆英女士表示:“本次電解槽裝置的下線,標志著中集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展望未來,隨全球范圍對綠氫的需求量加大,制氫設備的需求量持續增加,中集氫能也將持續研發更集約高效,成本更低的電解槽裝備,以國產成本優勢以及公司在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地區堅實的客戶資源為基礎,積極開拓海內外電解槽市場,爭取與業內伙伴攜手出海。”
- 完 -
關于中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集氫能科技)是中集安瑞科旗下專門承接國內外氫能業務的發展平臺,戰略聚焦交通、氫電、氫氣三大領域。致力于成為氫能領域行業領先的科技型企業。經過多年發展,中集氫能科技已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2家合資公司、4大事業部,并在石家莊、廊坊、南通、張家港、啟東設有六大國際領先的裝備生產制造基地,以國際化視野和集團化運作方式,形成覆蓋“制儲運加用”氫能全產業鏈的產業格局,業務范圍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輻射至韓國、日本、俄羅斯、丹麥、瑞士、美國等十余個國家,為客戶打造綠色、便捷、經濟的氫能利用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