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探尋能源行業的“摩爾定律”——儲能技術是能源數字化的關鍵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2-03-08

            導語:一旦儲能技術得到突破,芯片技術就有可能應用于能源網絡,能源行業亦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摩爾定律

     

    隨著雙碳目標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對于如何達成雙碳目標,現在的討論也逐漸從務虛和概念層面轉向務實和技術層面。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幾點基本共識:1、電力將是未來零碳社會的最主要能源形式;2、以風、光為代表的低碳能源占比需大幅度提升;3、能源的生產、傳輸和使用效率要持續改善;4、能耗需要控制,但減碳不等于減能,且能源成本應繼續降低;5、能源網絡數字化必不可少。

    這些基本共識都不難理解,但想要實現這些目標卻如同“把大象裝進冰箱里需要打開門,塞進去,關上門三個步驟”這一經典問題一般,知易行難。眾多學者和科學家也紛紛提出了多種雙碳目標的可能路徑。

    在芯片設計解決方案龍頭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全球資深副總裁、新思中國董事長兼總裁葛群看來,將芯片設計領域多年來積累的能耗管理、數字建模能力復制到能源領域,以尋找能源行業的“摩爾定律”,不僅為能源行業的結構變革提供加速度,更會給雙碳目標的達成帶來巨大助推力。

    芯片與雙碳,看似關聯度有限。但雙碳目標的根本邏輯是更清潔地生產能源,更高效地傳輸能源,更聰明地使用能源。而這些都是芯片設計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葛群做了一個類比,“一顆芯片上集成了幾十億、上百億的晶體管,一個晶體管就相當于一個用電單位,一顆芯片就相當于一個規模龐大的能源網絡。實際上在能耗模型上,一個晶體管的復雜程度超過現實中一個家庭的用電模型。現在我們是優化每個晶體管的能耗,今后同樣的能力也可以用于能源網絡,只是單位從微瓦變成了瓦和千瓦。”

     

    想要實現這種能力遷移,還需要解決大量技術障礙,但從基本模型上來看,能源網絡與芯片設計的確具有很多契合點,可以從芯片技術中汲取靈感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