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與AI的快速發展與應用,讓算力成為了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智算中心的建設與運維也就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作為算力承載的關鍵底座,智算中心正面臨著高密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嚴峻挑戰。如何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如何設計新的智算中心、如何幫助既有的數據中心和智算中心轉型?
到底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來進行建設與改造,作為智算中心應對挑戰的核心抓手?
在10月18日舉辦的主題為“全鏈更安全 智算贏未來”的2025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碳索峰會·運維論壇上,華為數字能源再次強調了RAS理念(安全可靠、彈性敏捷、綠色低碳),認為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是提升AIDC安全和高效運維的必然選擇,數據中心將從運維走向運維與運營的并重。
智算中心的新“四座大山”
為實現高性能的算力資源供給和服務,滿足大模型、人工智能的應用需求,智算中心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基于智算的服務場景也不斷涌現。
根據信通院的報告顯示,相關的智算服務涵蓋了能源、工業、金融、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智算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迅猛發展的算力需求,對智算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諸多挑戰,包括功率密度飆升、建設周期壓縮、能耗與安全等,被稱為智算中心建設的新“四座大山”。
更高的安全要求:智算服務器成本激增,高密帶來故障響應時間越來越短,有效響應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30秒;
更快的上線速度:AI競爭驅動業務快速上線18個月→6個月,傳統建設方式難以滿足要求;
更快的IT演進:芯片演進突破摩爾定律,能源基礎設施需要避免建成即落后的窘境;
更多的資源消耗:AI單機柜功率從傳統15kW向50kW甚至200kW的躍升,帶來能耗急劇增加,能源供需矛盾凸顯。
正如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長石憶在此次論壇上所強調的,“安全可靠是數據中心最根本的需求,必須保證它的萬無一失,核心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收益最大化、運營風險最小化。”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長石憶
而要做到這樣的目標,他認為,數據中心的設計思路,需要從“大系統”向“標準化+模塊化分布式架構”演變,更彈性應對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
“精細化免疫”減輕壓力
對于智算中心而言,保障業務連續性當然是首要任務,為何華為數字能源要強調“設備安全運行優先”?
石憶表示,保障設備安全的終極目標,正是為了確保業務連續性。兩者并非對立,而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
就智算中心而言,傳統的 “業務連續性優先”設計思路,往往側重于在系統層級構建冗余(如2N架構),這是一種宏觀的、系統級的保護。而華為數字能源引入的“最小故障域”理念,是一種更為精細化、深入內核的“防御縱深”思想。
與 “業務連續性優先”,“設備安全運行優先”體現了從“粗放式冗余”到“精細化免疫”的演進,只有實現“精細化免疫”才能夠更好地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傳統思路類似于數據中心基于備電系統配備的消防系統,一旦某個房間起火,系統會啟動撲滅,但整個大樓的業務可能都會受到波及甚至中斷;而華為數字能源的“最小故障域”理念,旨在限定每個房間備電容量,并建立防火隔斷和獨立的滅火裝置,確;鹎樵诎l生的瞬間就被控制在最小的單元內,其他所有房間的業務完全不受影響。
因此,石億強調,華為的“最小故障域”理念,不是改變了保障“業務連續性”的初心,而是用一種更先進、更精密、更具確定性的工程方法,將業務連續性的保障水平提升到了一個的新高度。它使得智算中心的基礎設施具備了類似“免疫系統”的能力,能夠將局部風險瞬間隔離、自愈,從而讓AI業務這顆“數字大腦”能夠在一個真正安全、可靠的環境中無憂運行。
以 “RAS理念”解放智算中心
如何才能夠“設備安全運行優先”,實現“精細化免疫”?
石億在接受DT時代采訪時表示,華為數字能源正基于RAS理念(安全可靠、彈性敏捷、綠色低碳)高質量建設和改造智算數據中心。
對于全新建設的超大型智算中心,應該采用“前瞻規劃,全棧優化”的路徑:
安全可靠 (Reliability) :從選址階段就深度介入,優先布局在綠色能源富集、電網結構堅強的區域。在架構上,采用“最小故障域”理念的分布式系統設計,確保局部維護或故障不影響整體集群運行;
彈性敏捷 (Agility) 的體現:全面采用全預制化、模塊化的建設模式。將電力模塊、制冷模塊(如間接蒸發冷卻、液冷集群)等均在工廠預制、測試,現場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拼裝。這能將傳統1-2年的建設周期縮短至6-9個月,極致敏捷地響應業務上線需求;
綠色低碳 (Sustainability) 的追求:從源頭設計上就引入最前沿技術,如將液冷與自然冷源結合,目標PUE可降至1.15以下,從全生命周期角度為客戶鎖定最低的運營成本(OPEX)。
而對于現有數據中心的AI化改造,華為數字能源則建議采用“精準注入,平滑演進”的路徑:
事實上,在相關RAS理念的實現方面,華為數字能源具備著眾多核心的解決方案,包括智能供電FusionPower、智算微模塊FusionModule2000、智能鋰電、算電協同等,這才是能夠真正實踐 “RAS理念”的關鍵。
先進帶來領先
石億強調,華為數字能源的相關解決方案具備全棧優勢,是一個經過深度協同、充分驗證、并凝聚了全鏈條智慧的有機整體,能夠為客戶提供面向未來、持續卓越的AI算力基石,也因此獲得了包括數字政府、能源、教育、金融、智能制造等在內的眾多行業客戶的青睞。
例如,東莞濱海灣新區通過部署DeepSeek大模型,加快推進AI在政務領域的深度應用。其數據中心采用華為智能微模塊6.0,打造彈性部署、快速交付、安全可靠的數字底座,單柜功率最高支持50kW,可以混合部署智算和通算服務器。
此外,賽力斯超級工廠數據中心,采用了華為智能微模塊,通過一體化集成,實現7天快速部署,創造數據中心建設高速度,依托43英寸智慧大屏,實現數據中心可視化管理。同時,采用華為UPS5000-H,實現超級高效率的同時,保障高可靠供電。
正是因為華為數字能源先進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也因此在市場上獲得了領先的地位。根據介紹,截止目前,華為數字能源已經助力全球累計建設超過1000家大型數據中心,智能供電—UPS累計發貨容量超過40GW。
這背后的關鍵,正是華為對數據中心發展趨勢的精準洞察,以及與之相對應的RAS理念以及解決方案。正如石億強調的,華為正以統一的RAS理念為綱,通過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找到通往智算時代的最優路徑,確保每一項投資都精準、高效、面向未來。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