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齊‘新’協力,馭勢前行”,施耐德電氣綜能微網主題沙龍成功舉辦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5-04-21

    近日,施耐德電氣“齊‘新’協力,馭勢前行”綜能微網主題沙龍在蘇州成功舉辦,匯聚行業專家、企業客戶及生態伙伴,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結合產業政策及趨勢,就零碳園區建設、分布式光伏、微電網、AI在能源電力行業的應用等熱門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積極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供創新思路、貢獻生態智慧力量。

    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九大行動落地見效,強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兩重”“兩新”政策有效銜接,統籌新能源發展和消納體系建設。在“雙碳”目標與能源轉型的雙重驅動下,圍繞新型電力系統的創新與應用正迎來快速發展期。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表示:”當前,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能源產業版圖,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技術體系,已由單一的能源電力技術向跨行業、跨領域的技術融合轉變。在這一背景下,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必經之路。施耐德電氣將依托領先的數字化技術和綠色低碳轉型經驗,協同生態圈合作伙伴,賦能產業積極擁抱能源轉型,塑造面向未來能源世界的核心競爭力。”

    “齊‘新’協力”論道新型電力系統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消費智能化研究所所長高浪

    在新型電力系統中,“零碳園區”是重要的實踐形式,為更大范圍內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先行先試經驗。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建立一批零碳園區”列為2025年重要任務之一。針對“零碳園區”,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消費智能化研究所所長高浪指出:“零碳園區是‘雙碳’戰略落地的排頭兵和主戰場,實現零碳園區可按照以下路徑整體規劃:第一、全面開展碳排放核算,摸清能耗排放現狀結構;第二、通過能效提升+電氣化實現初步降碳;第三、實現綠電自給深度脫碳;最后建成以綠電、綠氫和生物質能為主的零碳能源供給體系,全面落實‘零碳企業’的既定目標。”

    施耐德電氣綜能微網業務負責人黃弘揚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者和賦能者,施耐德電氣持續深耕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憑借覆蓋源網荷儲全場景的解決方案及領先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為用能企業帶來安全、經濟和綠色三大價值;顒蝇F場,施耐德電氣綜能微網業務負責人黃弘揚聚焦關鍵應用場景,詳細介紹了施耐德電氣綜能微網解決方案,他表示:“構建智能、綠色、靈活的微電網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環節。面對高比例新能源場景,施耐德電氣依托數字化、電氣化技術,立足用戶實際需求,提供從規劃調研、分析設計、收益評估、組網建設到長期能源運營的微電網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能源電力精細化管理。”

    施耐德電氣戰略聯盟與創新生態總經理洪巖博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求多種能源互補互濟、源網荷儲高效協同。因此,企業須秉持系統性思維,推動跨行業、跨領域資源的全要素融合,共同打造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對此,施耐德電氣戰略聯盟與創新生態總經理洪巖博指出:“長期以來,施耐德電氣積極整合產業資源,構建‘數字化’及‘可持續’生態圈。通過創新的解決方案、高效的產品服務、靈活的商務模式、敏捷的響應速度不斷為客戶提供賦能。未來,圍繞‘共研、共創、共贏’,施耐德電氣還將廣泛攜手新能源投資方、綜合能源服務商、項目總包商、系統集成商及設計院等合作伙伴,構建新質生態圈,共同助力能源電力行業綠色轉型,解鎖更多綠色低碳價值。”

    協鑫能科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曾凡中

    以新能源為主體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特征之一,其中分布式光伏因其就地消納、靈活接入的突出優勢,成為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毛細血管”。日前備受行業關注的136號文正式印發,協鑫能科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曾凡中就該新政對分布式光伏帶來的影響,及電力市場化趨勢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表示:“136號文明確了新能源項目全面參與市場交易,對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而言,將聚焦自用消納高且長期穩定的客戶業主方,而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可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在消納和模式選擇上更靈活。在政策規范與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分布式光伏將更專注于精細化運營,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大作用。”

    浙江碳路先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翔

    浙江碳路先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翔帶來“AI賦能工業減碳與新型電力系統”的分享,他認為:“大模型在ESG領域的應用,預示著AI與ESG的交匯點已經到來。AI正加入融入工業、能源電力行業,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以能源電力行業為例,AI可通過融合需求響應技術、虛擬電廠云邊協同技術、儲能能量管理系統、電碳耦合算法、電力智能物聯技術、微網協同控制技術,實現AI+‘源網荷儲電碳數’一體化全景圖。”

    現場,施耐德電氣綜能微網首席架構師張敏介紹了新型電力系統亮點產品組合,通過EMA微網能源顧問、ECC AC能源控制中心、SST電能路由器、ECC DC光儲直柔、E-house箱變預制艙的靈活組合,幫助工廠、建筑、充電場站、園區等多個場景,實現安全穩定、高效智能、靈活柔性等多維度價值。

    生態協同,共赴新質未來

    圓桌論壇

    在本次圓桌討論環節中,行業專家及嘉賓圍繞“雙碳及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企業如何用好新能源”話題展開交流分享。與會者一致認為,當前產業變革已進入技術突破、生態協同、價值重構的深水區,企業唯有積極應對,加強生態合作,用好新能源,推動自身數字化及綠色低碳“雙轉型”,才能化挑戰為機遇贏得綠色發展先機。

    與會嘉賓參觀施耐德電氣新型電力系統創新中心

    隨后,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位于蘇州高新區的施耐德電氣新型電力系統創新中心。據了解,該創新中心圍繞用戶側新能源場景,提供設計、仿真、建造、運營等全生命周期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涵蓋直流技術、固態、能源運營管理及綠色低碳發展等關鍵領域,將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更多助力。

    伴隨數字化、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融入,新型電力系統將迎來快速發展,而技術共享與高度協同的生態,將為這一進程按下“加速鍵”。面向未來,施耐德電氣將以創新為引擎,持續深化在新型電力系統領域的技術革新、產品研發及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攜手生態圈共同打造“影響力”。同時,也期待更多企業加入這一行列,擴展新型電力系統的應用場景和生態合作,共赴綠色能源高質量未來。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